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悠悠的博客

海不波溢 · 激浊扬清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【原创】食不厌精开卷有益  

2014-08-23 16:04:45|  分类: 市井夜话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        毕淑敏老师曾把阅读比作吃,这个比喻很形象。民以食为天,要吃饱吃好吃出健康,即使挑剔偏食一点也无妨。阅读亦如此,若要开卷有益,须择善书而读,“食不厌精,脍不厌细”,否则不但开卷无益,甚至会迷失了自己。

 论吃,笔者实属挑剔偏食之徒,在阅读上往往也不是省油的灯。明知自己没有与名家精品,媒体美文拧巴较劲的资格和实力,却总想在文字阅读中找出瑕疵破绽与之争执搏斗。自认为,就像毕淑敏老师说的那样:即使在搏斗中“败下阵来,思维的力度却在争执中强硬了翅膀”。这种“食不厌精”的挑剔阅读,能为精神补充钙质能量,是不可或缺的一种阅读方式。

 日前,在杂志上看到林清玄先生的散文《十点八分四十五秒》,标题甚是醒目。先生观察到广告时钟及钟表样品,时间大都指向十点八分四十五秒,进而引发“钟表如此,人生亦然”的感慨。细腻的文笔,超凡的洞察力,着实让人佩服。但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却不像先生描述的那样,广告时钟或钟表样品,确大都停滞在十点十分左右,其实那不过是一种常见的商业装潢而已,与秒针位置并无关系。那先生为什么要精确到四十五秒呢?是文字内涵的需要,还是顾弄玄虚刻意侦探小说似的标题引人入胜?就不得而知了。

 联想起早年读先生的著名散文《写在水上的字》,曾被先生细腻的文笔所吸引,可越读越觉得朦胧恍惚一头雾水。在先生笔下,人生历程“像是写在水上的字,顺流而下,想回头寻找时总是失去了痕迹”。从哲理上讲,人生历程写下的每一个字,都是不可擦图的人生副本,没有痕迹岂不成了仙人?从逻辑上讲,人的语言文字是生活中连续不可拆分的完整映像,“第二笔未写,第一笔就流向远方消失了” 岂不成了浮光掠影流言飞语?

  许多年后才明白,先生此文确有指点人生迷津之意,只是太多虚无飘渺的意象添加,扭曲了文字的美意。在我看来,人生历程即使寓意在水上写字,每一笔也是真真切切的。所谓没有了痕迹是在提示人们:不要被曾经写下的错别字所困扰;不要为曾经留下的败笔而懊悔;不要搅浑生命流水自寻烦恼。让它在人生岁月中静静流淌,流走遗憾纠结,沉淀下淡然从容。相信,自己烹调的这道人生历程私家菜,虽没有大师的精品美味,但绿色环保不含任何添加剂。

 以上所谈纯属个人愚见。作为文字门外汉,笔者没有资格乱弹名家大作,更无意伤及千千万万读者的崇尚爱心,特别是众多女士粉丝对先生的虔诚拥戴。我只是觉得,在浩瀚的文海中,无论是面对名家学者的精品大餐,还是媒体网络地方小吃,我们必须得学会鉴别食用。即使做不到“食不厌精”,起码也得像孔老夫子那样“鱼馁而肉败不食;色恶不食;恶臭不食;失饪不食;割不正不食”。倘若饥不择食良莠不分大快朵颐,会吃坏了身骨,吃倒了胃。

 在浩瀚的文海盛宴中,怎样才能开卷有益吃出健康呢?我以为,这就需要我们自身的感官系统灵敏可靠。这个系统就如同CCD摄影,拍摄高清画面,须占用较大的内存空间。阅读,要形成真实清晰的心灵文字底片,也需要方方面面的知识理念,去扩展感官映像内存空间。这样,才能心明眼亮吃的精细,不被华丽在外龌龊其中的垃圾食品所障目;不为香精色素遮掩的霉烂腐臭所迷惑;不把阴暗潮湿污浊瘴气中滋生的杂菌异果当作天然美味。这样,才能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”;感受“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单独的捶击”;尽享赏心悦目的清爽阅读,为精神补充新的钙质能量。

 只有这样,才不会重蹈半个多世纪前,钱钟书先生时弊社会文化的尖刻箴言,因为识字,而上了文字当的人文悲哀。

 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011)| 评论(2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